行业资讯

观车 · 论势 || 市场小年,政策大年

发表时间:2017-06-20 14:20:29    点击:

今年上半年,车市偏冷。乘联会数据显示,前五个月,乘用车销量只增长了0.2%,轿车和MPV呈负增长,惟有持续井喷了15年的SUV一枝独秀,增长了17.2%,但也远不及去年全年44.59%的增速。即便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2008年,车市还保持了7%的增速。所以,笔者以为,今年是一个车市小年。开年以来,近百位车企高管升降陟黜,大多与销售业绩有关。

与市场小年相对,今年却是一个政策大年。可以想见,几个月来,各家车企为纷至沓来的政策开了不少会,急寻对应之策。笔者粗略数了数,前五个月,国务院有关部门密集发布了10个与汽车行业相关的较重要的政策和文件,月均两个。这样的密集度,并不多见。

  1 月17 日

  公安部交管局发布《部分货车车型违规生产问题突出 货车运输安全隐患严重》的文件,点名批评376家车企严重违规,制售不合格产品。 5月26日,工信部和公安部为此事约谈了其中的20家车企。

  2月20日

  工信部、国家发改委、科技部、财政部联合发布《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》,以加快提升我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能力和水平。

  3月23日

  环保部发布《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》,要求京、津、冀、晋、鲁、豫等省市的28座城市严查严限柴油货车和高排放汽油车。

  4月14日

  商务部公布《汽车销售管理办法》,打破了过去品牌授权制度下的4S店模式,不过批发权依然在厂家手里;加价卖车将受到监管;跨省买车不受限制。

  4月25日

  工信部、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联合发布《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》,提出“力争经过十年持续努力,迈入世界汽车强国行列”的目标。

  5月2日

  国务院同意设立“中国品牌日”。

  5月18日

  国家认监委发布《关于调整汽车产品强制性认证依据标准的公告》,将GB18352.6(第六阶段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)及新能源汽车纳入强制认证范围。

  6月12日

  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联合发布《关于完善汽车投资项目管理的意见》。

  6月13日

  国务院法制办发布《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》(征求意见稿),从2018年开始将实行“双积分”政策,鼓励产销高续驶里程及低耗能车型。

  6月13日

  工信部发布《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(智能网联汽车)(2017年)》(征求意见稿)。

  这10份文件基本都指向一个方向:促使中国品牌车企尽快转型,由量转质,由油转电,为的是打赢蓝天保卫战,在新一轮汽车技术革命中立于不败之地,成为汽车强国。这就要求中国品牌汽车必须恶补能力、狠抓质量。

  为什么众多部委近半年频频给车企“施加压力”呢?笔者认为:

  一是我国现在的国际关系处于历史最佳时期,美、欧、俄三方矛盾加深,而中国与他们都保持着良好关系。二是全球经济都在告别货币扩张时期,转入温和的升级换代增长阶段。三是新一轮汽车技术革命临近成果爆发期。四是中国品牌汽车在洋品牌面前“个子”显著长高。所以说,这是加快转型的最佳时机。

  上述10份文件出自国务院多个部门,多部门同时发力,反映出国家对于加速中国汽车业转型升级的决心和力度。

  笔者相信,未来汽车“紧箍咒”还将持续收紧。对于人生而言,紧要关口,需要紧走几步;对于农作物而言,棉不打杈不结蕾,果不剪枝实不壮。在笔者看来,上述文件和政策对车企发展模式影响最大者当属《关于完善汽车投资项目管理的意见》,在一定程度上可谓是第三版产业发展政策,其精准调控的特点突出。适当超前、抓住关键、精准调控,或将是今后国务院各部门的汽车咒新念法。

  在详尽调查产能的基础上,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设立了产能利用率、新能源汽车生产比例、研发投入、产品出口、平均燃料消耗量达标等5个新门槛。这些门槛抓住了要害,剩下的就看有关部门能否严格执行、力求成效了。

  文:秦淑文 来源:中国汽车报


Copyright 2016 大公二手车交易中心 版权所有. 苏ICP备15010403号

电话:400-828-6128 地址:大公二手车交易中心